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 要】数学史的应用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严重缺失,主要原因是教师围绕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给我们的数学教学留下了许多遗憾。若在教学中能巧妙运用数学史,可以极大地丰富数学教学。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数学史知识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数学史;高中数学教学;培养

数学史教育对于发展学生科学素质影响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一个人的科学素养,都要建立在对科学及科学发展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形成,这些都与数学史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数学史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激发追求真理、献身于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因此,本文就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一番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容量大,且较为抽象,导致很多高中生“望数生畏”,激不起对数学的浓厚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给他们适时讲些数学小故事,如:在讲对数概念时,我介绍了对数的发明者苏格兰数学家约翰?奈皮尔(John Napier,1550~1617)编制对数表的历程:今天,我们用电子计算机可以很容易求对数,而在我读书的时代,是通过对数表来查的。公元1594年,纳皮尔开始精心编制可供实用的对数表,公元162019年,奈皮尔发表了《关于奇妙的对数法则的说明》一书,书中论述了对数的性质,给出了有关对数表的使用规则和实例。奈皮尔终于用自己20年的计算,换来了人世间无数寿命的延续!法国大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得好:“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是拿他一生中的工作多少来衡量,那么对数的发明,等于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后经别人更加完善,解决了星体的轨道计算,船只的位置确定,大地的形貌测绘,船舶的结构设计等一系列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灵活应用、机动穿插些数学小故事,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真正把学生带到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

如今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存在着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恶习,在学习上表现为害怕困难,遇到一点挫折和麻烦就想放弃,有问题不想独立思考,也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迷迷糊糊、蒙混过关;做作业不是独立完成,而是能抄袭就抄袭,甚至放弃不做。教师在教学中可向他们讲述一些数学家在探索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不屈不挠克服困难的经历,比如教师在讲授欧拉公式时,可给学生讲讲欧拉的事迹:18世纪数学界的灵魂人物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他在年近花甲时双目失明。不久,除了其本人和一些手稿幸免于难外,他的住所和财产全都在一场大火后荡然无存。尽管遭受一系列的不幸和沉重打击,欧拉的科学活动丝毫没有减少,欧拉用其罕见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进行高等数学运算。欧拉在完全失明前,在还能朦胧地看到一些东西的最后时刻,还在一块大黑板上写下他发现的公式,然后口述其内容。在失明后的2019年里,欧拉还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他的论文多而且长,以致在他去世之后的2019年内,他的论文仍在科学院的院刊上持续发表。19世纪伟大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曾说:“研究欧拉的著作永远是了解数学的最好方法”。

在教学中把数学家的这种精神植入学生的思想中,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考方法

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自己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自主地学习,从课外去获取更为广泛的知识,才能适应“终身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数学家的思考方法,探究方法很多,如:观察与实验,概括与抽象,类比,归纳和演绎等。

在教学解析几何时,我向学生介绍了1637年解析几何的奠基人笛卡儿在《几何学》中引入了坐标,并用代数方法、坐标方法更换了古代方法,解决几何作图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解析几何的精髓是:引进坐标,用代数方法表示曲线,然后通过对方程的讨论给出曲线的性质。它用运动的观点把曲线看成为点的运动轨迹,建立了点与实数对的对应关系,把“形”(包括点、线、面)和“数”(包括数、式、方程及函数)两个对立的对象统一起来,建立了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它以坐标的研究为基础、以代数方程研究为前提、以圆锥曲线的定性研究为依据,揭示各知识内在的辩证关系。在圆锥曲线的后续教学中,我始终抓住这条主线,反复强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这样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用联系、变化、发展的观念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四、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了解我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数学史料,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介绍古今中国在数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讲授等差数列这一章内容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涉及等差数列的记载的古代数学著作,如《张丘建算经》、《孙子算经》和《周髀算经》等等,这些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学生一旦了解这些后,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总之,把数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对科学产生信任、热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不畏艰难、努力创新的精神。在生活与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把更多蕴藏在数学史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有效发挥教育学史的教育功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也必须具有较高的学史素养,这样才能在掌握数学史知识的基础上,从认识方法论的角度,把握数学科学的发展轨迹与规律,全面理解和把握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文林主编.《数学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02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115306.html

相关阅读:数学作业怎么成了“找茬”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