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新诗应处理好四组关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 肖培东

新诗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正如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所说:“那种健康的,体现心灵美、语言美及多方面美的新诗,对学生心灵的启迪作用、感悟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别的形式所不能替代的。”[1]因此,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教学新诗,而是怎么教学新诗。

一、新诗和旧体诗

虽然新诗用白话代替了文言,并且冲破了古典诗歌特有的平仄韵律等,但中国的新诗在创作上不可能完全和过去割裂,也无法割裂。新诗再新,也与旧体诗血脉相连,意象、意境等仍然是解读新诗的常用方法。正如诗人郑敏所说,新诗之新其实是“古典的现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处理好“新”“旧”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掘新诗借鉴的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内涵,更要抓住新诗之为“新”的手法和内容。

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可以思考这些问题:相比古代诗人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新在哪里?相比古典诗歌,《乡愁》的艺术形式又新在何处?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余光中的乡愁是个人、国家、民族情感的交融,是过去和现在时间的交融,是空间与空间的交融,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这种历史感和地域感的交织,在古代诗人那里是没有的。在形式上,很多旧体诗是依律造情,而《乡愁》句式整饬又参差,长句短句错落,形式自由,体现的是依情造律。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依情造律、表情达意的。另外,闻一多先生说:“如果有人要问新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回答他: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这种建筑美。

虽然在中学阶段不可能也不需要给学生讲诗歌史,但教师如能站在诗歌史的高度,可能有利于把握“新”“旧”之间的关系,可能对新诗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能教出属于新诗的独特魅力。

二、新诗的语言与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新诗教学的目标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只是将其作为文学作品笼统阐述:“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其实,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更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诗作为文学作品来教,没有围绕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来教。

当前的新诗教学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简单化。文学作品需要慢读细品,而在功利化的应试环境下,因为不考新诗,所以也就简单教,或者干脆不教,大多数教师就是这么做的。这样的教学与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相距甚远。二是泛人文化。文学作品教学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也就是要进行语言教学,但有些教师抛开语言凌空蹈虚,仅把新诗作为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等人文教育的手段,这样的教学忽视了新诗教学首先应该是文学作品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特征规律。这样的教学较多,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基本不涉及诗歌的语言形式,就是泛泛而论,笼统“美读”。

比如一位老师在《乡愁》的教学中,安排了以下教学内容:学生谈想家的感觉;学生美读诗歌;学生写诗表达想家的感觉;欣赏席慕蓉的《乡愁》,自由朗读,比较两者异同;背诵诗歌;搜集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作业)。[2]学生停留在文本语言上的时间少得可怜,语言的训练也基本没有。就拿美读诗歌环节来说,虽然称之为美读,但其实只是读得好听而已,学生并没有体会到诗歌语言到底美在哪里。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中朗读的要义是“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核心就是“贴着文本语言”,在对精致的新诗语言的品读中,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鉴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现代诗歌的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诗歌文本的语体上。”诗歌教学要“通过语言层面跨过意象的桥梁进入意境的彼岸”[3],那种抛开诗歌语言层面,直接谈情感、谈审美、谈心灵净化的诗歌教学课,注定是肤浅的、“泛人文”的语文课。

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学既然本质上就是语言(言语)教育,那么我上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是通过浮光掠影的阅读、一知半解的猜测,还是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4]新诗教学既然纳入了语文教学的范畴,就应该“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进入文本。那么,如《乡愁》者,当以什么方式切入诗情诗意?从诗的语言形式入手,让学生慢慢品读,通过诵读,读出诗美,领悟诗情,才是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新诗教学途径。

三、新诗与其他媒体

新诗天然地与音乐连接在一起,与绘画连在一起,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也不仅仅是新诗,凡诗歌皆如此。因此,我们在教学新诗时,总不忘引入音乐、绘画,以相得益彰,增强教学效果,特别是新诗的感染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保持足够警惕,坚持“诗歌本位”的理念,以保证我们教的是新诗,让学生感受的是新诗的魅力,而不是其他媒体的魅力。

从中国知网上下载的《乡愁》教学设计和实录来看,不用音乐进行教学的非常罕见。如一位老师首先以马思聪《思乡曲》为背景音乐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听读,说感受;然后让学生竞聘“摄影家”,即选择一节诗拍成一个画面,配上一段音乐;最后,播放歌曲《故乡的云》,师生齐读课文,结束本课。[5]先不说这些背景音乐是否有必要,单看为某一节诗配音乐就让人心生疑惑。学生配得出来吗?即使配得出来,这是在考学生的音乐能力还是语文能力?

要处理好诗歌和其他媒体的关系,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标准来考察。《乡愁》中的四个画面,是以多媒体图片的形式呈现,还是基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究竟哪一种方式更接近诗歌教学的本质?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出示课件展示(以大海和远山为背景,诗人拄着拐棍、略微驼背,给我们的是一个灰暗的背影),要求学生表演一下诗人乡愁的神态表情[6]。这样的教学设计欠妥,虽然也让学生想象,但这样的想象是用表演呈现出来的,而不是用语言描绘出来的,不利于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其实,不仅仅是音乐和绘画,其他材料的过度引入也会影响新诗的教学,让新诗教学“失位”。如何处理好新诗与其他媒体的关系,以促进新诗教学,应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137582.html

相关阅读:高考实用类文本新闻练习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