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
和合”
一词中的“
合”
,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
合”
;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
合”
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
和”
的状态。所谓“
和”
,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
和”
,有别于“
同”
,故而孔子力主“
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
和”
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旨趣,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
拿得起”
;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有为”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旨趣是“
想得开”
;用两个字来说,叫做“
无为”
;用一个字来说,叫做“
弛”
。道家的旨趣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的精神旨趣是“
放得下”
: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
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
放得下”
就是看被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
终极关怀”
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
张弛和合学”
: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
生死和合学”
: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
.关于“
和合”
文化,下列说法个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把“
和合”
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
.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
合”
,只有“
合”
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
和”
的状态。
C
.孔子力主“
和而不同”
,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
.儒讲“
拿得起”
,道说“
想得开”
,佛言“
放得下”
,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7
.“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A
.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
和”
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
.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
合”
,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
.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旨趣,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8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
和合”
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
.综合运用懦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
张弛”
之道,破“
生死”
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
.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
互补”
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
.中因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
生”
,不研究“
死”
,而佛学的引人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
.B
(原文说,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
和”
的状态。)
7
.C
(“
要素”
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三教不可或缺,是说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8
.B
(A
项中,原文无“
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
这一说法;C
项“
缺一则‘
互补’
之说即无从谈起”
错,只儒、道二教即有互补;D
项中,“
中国固有的学问”
是比“
儒道两家”
大得多的概念,不可混淆;且“
只是”
一词太绝对,原文为“
生要是讲人生哲学”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61249.html

相关阅读:“测谎”阅读答案
《也说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阅读答案
《守护阅读文化的价值质点》阅读答案
《文化的颜色》阅读答案
《生活出一种古今相融的新文明》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