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制定合宜的核心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确立目标——辛勤劳作——突然顿悟,在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关键词:三重境界;有效教学;知识魅力;生命共鸣

学生语文素养能否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拥有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因为,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最普通最日常最大量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都是与课堂有关的。因此,作为学生,如果语文课堂不能够给他(她)以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如果语文课堂只是让他(她)成为一个容器消极地接受、被动地应付,那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领悟到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三重境界。实现了三重境界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第一重境界:制定合宜的核心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绝非易事。我们把教学目标细分为三类:A类(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B类(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C类(附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价值观属于此类目标)。这样细分是为了凸显核心教学目标,即B类目标。一般的教学参考书都忽视核心教学目标,而核心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具体课文三者的结合。确定核心教学目标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文的主要特征。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二是学生的需要。确定课文的核心教学目标也不是由教材一个要素决定的,还涉及到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因此也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三是编者的意图。编者的意图主要是通过课后的练习题来体现的。语文练习题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程中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他课程中,练习题最多只是课程内容的重现,有的只属于教学领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课程本身并没有很大影响。但语文课不是这样,语文课的核心教学目标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核心教学目标的落实到位是衡量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志。有效的语文教学要有三个环节:第一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是以课文的思想内容为背景,学习和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及其组合方式,领悟文本形式表达的功能和效果,掌握语文知识;第三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通过规则和例子的组合学习,以及变式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教学《槐乡五月》(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一段:“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笔者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槐花的方法。观察顺序:从远到近;运用比喻的手法,使用不同的比喻词;巧用叠词。然后,运用这些写法写一写无锡的市花——杜鹃。学生写得很精彩:“四月,杜鹃开花了。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似灿烂的云霞,一片红艳艳。近看,有的杜鹃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的杜鹃如一个个小喇叭,正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呢!”

二、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引领学生发掘知识内在的魅力,让语文教学散发出知识魅力的芬芳。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让课堂重现这一切:“万物得以命名时的冲动与喜悦;无数只飞翔的鸟儿凝固成汉字‘鸟’,两个人背靠背形成汉字‘北’……每一个汉字在凝固时的智慧与喜悦;能够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体味出古典的亲情与人伦,从‘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十四个汉字里,体味到人生失落与期待的复杂细腻的滋味;从反反复复的‘平平仄仄平平仄’里,体味到汉语独特的悠长韵律……”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都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历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如果课堂上能够重现这些,那么每一堂课,都将不可能是平淡、平庸的。

教学《月光启蒙》(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笔者从“蒙”的音形义开始解题。请学生说出蒙的三种读音并分别组词。接着,出示“蒙”字的古体字:小鸟的头上盖着一层草。提醒学生不要遗漏蒙字里的一短横。让学生从字形分析“蒙”是什么意思。进而追问“启蒙”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词语形容“一个人没有被启蒙是怎样的状态”(混沌),“一个人被启蒙了是怎样的状态”(豁然开朗)。“启蒙”就是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这几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将对一个词语的理解与字形挂钩,与词语的结构关联,与具体的语言环境呼应,细腻而深刻。学生的眼睛里时时闪现出惊喜的目光。

要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语文课必须充满智力挑战。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智力挑战呢?笔者以《九寨沟》(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阐明以下四个观点。

1.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学生预习的程度

在课堂时间有限,优秀学生容易代替全体学生学的情况下,预习也是独立学习的有效保证。而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预习事实上就是他独立学习能力的一次次检测。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预习作业要全面地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教学作一些基础准备。预习作业的布置要指向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九寨沟》,我布置了四项预习作业:一读课文,将词语读三遍,读准加点字字音;二读课文,用钢笔描红生字,把你认为容易写错的生字每个写三遍;三读课文,思考: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你是怎么知道的?四读课文,思考:“异兽珍禽”什么意思?课文中写到哪些“异兽”?哪些“珍禽”?我将这四项预习作业打印成一张作业纸,让学生通过独立预习认真完成。上课前我查看学生完成的预习作业,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教学过程作适当调整。有了学生的充分预习,才会有充满智力挑战的语文课堂。

2.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教学方式的灵活度

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如: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规的教学方式有时稍作改变也能提升课堂的挑战性。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我们教学中采用的常规教学方式是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听写生字词,看学生的掌握程度。我对常规的教学方式稍作改变,在预习的基础上,把《九寨沟》一课的生字词放在我编写的一段文章中出现,让学生直接写出生字词。这样做,一方面加大了训练的难度,对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通过一番努力才能完成。另一方面我编写的这段文章就是《九寨沟》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书写生字词的过程中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把握,为接下来的训练学生“把一篇长文章读成一篇短文章,读成一段话,读成四个词语,甚至读成一个词语”的概括能力作了铺垫。

3.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提问的难度和长度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语文公开课在教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听话地、顺从地完成一个个轻松的任务,一次次努力带着感情朗读课文,老师问上句,学生答下句,课堂热热闹闹。但是,其内在的精神,却明显地松弛下来。究其原因,是任务难度不大长度几无,而细读文本时也没有带有智力挑战性质的问题。我们常常低估学生的能力,一味降低训练的难度。其实,有一定难度和长度的问题,往往能使学生兴奋起来,给课堂带来挑战和惊喜。教学《九寨沟》第三段课文,我向学生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作者写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是平均使用笔墨的吗?你喜欢作者哪些写平湖飞瀑的句子?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平湖飞瀑?”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也有相当的长度,需要学生对第三段课文进行细细地研读。一切皆有思维,一切皆须思维。课无思维,便不再是课,而只是灌输。这个问题的研讨,也揭开了作者的写作奥秘。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对文章写作奥秘的揭示,必然对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教师文本细读的深度

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主要不是课堂组织形式给学生带来的挑战,更重要的是知识本身的魅力带来的挑战。教师要使知识本身的魅力散发出来,离不开文本细读的功夫。可以说,教师文本细读所达到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所能达到的高度。《九寨沟》的第四段课文写的是“异兽珍禽”,但我通过文本细读,发现作者只写了“异兽”,没有写“珍禽”。于是文本的“缺陷”(空白)自然而然找到了,也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找到了某种需要和着落点。但我不满足于学生补写了两种“珍禽”,而是进一步追问:“有没有谁能想出一个金点子,在第四段课文中不添加任何文字,只做一点小小的改动即可?”这种一层更比一层深的教学,怎能不让课堂充满智力挑战呢?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带来惊奇之思。看似无思的地方,其实存在着思的可能——问题只在教师。我通过对“异兽珍禽”的细读,发现了文本的“惊奇”,并通过教学把“惊奇”带给了学生。学生对“异兽珍禽”的揣摩玩味,渐渐品尝到咬开核桃的艰难过程与最终芬香,语文课散发出了知识魅力的芬芳。也在这一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不唯书”的思想。

总而言之,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教师文化底蕴的厚度。教师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他(她)的课堂才能纵横捭阖,常常让学生思接千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说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文化底蕴的竞争;教师与教师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文化底蕴的竞争。文化底蕴丰厚了,上课时信手拈来,娓娓道出,还怕上不出精彩的课。”丰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广泛的阅读,来自于深刻的反思。在读书中养气,在写作中反思,让我们的课堂因丰厚的文化底蕴而鲜活灵动。

三、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成尚荣先生在《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中指出:“有效教学”近年来广泛流行并深入人心,成为许多学校教学研究的主题。这是一个好事,说明大家已经在关注质量、关注效率。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随之流行的还有“高效”一词。高效课堂、高效教学已然成为一些学校的旗帜,带来的结果却是教学模式的高度统一、教学个性和风格的消解;学校收获了高分数,失去的却是学生的兴趣、激情、创造力。一句话,“有效教学”异化的背后是价值的搁置,是技术化、工具化。

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内在的灵魂深刻共鸣的同时,还需要实现最后一个维度: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

干国祥老师在执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结课前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一首写西湖夏天暴雨的诗,与你有什么关系?”课堂上一片沉寂,有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这首诗是用来比喻我们的人生的。每个人的人生也将会经历许多暴风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但是在这些暴风雨面前,我们只要向诗中写的那样,把不高兴的事情统统忘记,所有的事情就会重新像‘望湖楼下水如天’了。”干老师大加赞赏,他郑重地说:“生命必将遭遇突如其来的风暴,你当以欣赏的姿态,欣赏黑云白雨以及雨后的湖水如天。”学生再读此诗,饱含感情的声音里,有生命勃发的力量。

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课文讲的是“大树”和“叶子”的关系。怎样让学生与这篇课文产生共鸣?笔者将“大树”和“叶子”改成“班级”和“孩子”:

远远望去,三(7)班很美。

它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我向教室走去。

走近教室的时候,我发现,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很美。每一个孩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个相同的孩子。

无数个不同的孩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班级。

我们为班级,为祖国,为人类而生。春天的时候,我们天真;夏天的时候,我们强壮;秋天的时候,我们智慧;而当生命的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将进入永恒的历史。

三(7)班把无数的孩子结为一个整体。

无数的孩子在班级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班级这棵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每一个班级都很美,每一个孩子都很美。

为了我们的班级,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孩子吧!

学生在诵读中发出会心的微笑,课文不再与学生有隔膜,而与学生融为一体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人格境界得到提升。

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三重境界不可能是悬空之高楼,一定要建基于第一重境界和第二重境界之上的。正如所有真正的学习一样,如果说第三重境界是达到一种教学中的顿悟的话,那么这个顿悟就要求前面有一个漫长的,甚至刻苦的修炼。而且,对大多数教材而言,它也可能仅仅是某个技术,而不关乎存在的真理,所以,第三重境界又是“偶然”和“少数”的,从某种意义上,是不能刻意去勉强追求的。第三重境界要求教材中本身有着关于存在的真理,要求对教材有着深刻的解读。

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确立目标——辛勤劳作——突然顿悟,在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制定合宜的核心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确立目标——辛勤劳作——突然顿悟,在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关键词:三重境界;有效教学;知识魅力;生命共鸣

学生语文素养能否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拥有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因为,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最普通最日常最大量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都是与课堂有关的。因此,作为学生,如果语文课堂不能够给他(她)以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如果语文课堂只是让他(她)成为一个容器消极地接受、被动地应付,那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领悟到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三重境界。实现了三重境界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第一重境界:制定合宜的核心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绝非易事。我们把教学目标细分为三类:A类(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B类(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C类(附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价值观属于此类目标)。这样细分是为了凸显核心教学目标,即B类目标。一般的教学参考书都忽视核心教学目标,而核心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具体课文三者的结合。确定核心教学目标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文的主要特征。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二是学生的需要。确定课文的核心教学目标也不是由教材一个要素决定的,还涉及到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因此也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三是编者的意图。编者的意图主要是通过课后的练习题来体现的。语文练习题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程中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他课程中,练习题最多只是课程内容的重现,有的只属于教学领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课程本身并没有很大影响。但语文课不是这样,语文课的核心教学目标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核心教学目标的落实到位是衡量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志。有效的语文教学要有三个环节:第一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是以课文的思想内容为背景,学习和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及其组合方式,领悟文本形式表达的功能和效果,掌握语文知识;第三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通过规则和例子的组合学习,以及变式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教学《槐乡五月》(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一段:“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笔者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槐花的方法。观察顺序:从远到近;运用比喻的手法,使用不同的比喻词;巧用叠词。然后,运用这些写法写一写无锡的市花——杜鹃。学生写得很精彩:“四月,杜鹃开花了。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似灿烂的云霞,一片红艳艳。近看,有的杜鹃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的杜鹃如一个个小喇叭,正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652906.html

相关阅读:100句歌谣,古代文学常识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