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自学探究式”教学及体会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由“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是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笔者在25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曾进行过两轮的“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自2000年起提出了“数学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并被批准为自治区级科研立项课题,在4年的教学实验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自学探究式”教学介绍

  “自学探究式”是借鉴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卢仲衡教授提出的“自学辅导教学”、上海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主抓的“青浦经验”及邱学华教授创立的“尝试教学法”提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课型,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自学环节和探究知识的尝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学会用数学方法,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使学生终生受益。

  “自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为:

  启发→探究→自学→质疑→练习→小结

  1、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首先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要科学合理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力求使学生在强动机浓兴趣的前提下探究知识。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的设置还要让学生感到有趣,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自学探究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多学习、多钻研、多积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才能出色的创设好问题情境。

  2、探究知识的尝试

  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对问题下结论、告知结果,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的空间,尽量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类比、猜想、归纳、推演,在探究中逐步发现新知识。在教学活动的设置上教师要侧重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学生要在探究过程中自己探索规律、发现知识,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先探究,师生后归纳的程序。

  3、自学课本,理解知识

  学生带着自己对问题的猜想或发现,在较强的学习动机之下自学课本,会大大增强其自学的主动性。在自学课本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粗读、细读、精读等,要让学生拿着笔看书,学会在字里行间中找学问,在关键字词下标上圈点,读不懂的问题做上标注。

  4、反馈质疑,排除思维障碍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汇报自学结果,同时提出疑难问题互相解决。教师不能轻易的对问题进行灌输式讲解,教师只讲学生经过探索解决不了的问题,以排除思维障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心理支持,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就在“你的身边”,可以随时对你的学习提供帮助。

  5、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同时要有一定的技巧,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增加课堂容量,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设置一定量的“已知条件不变探索不同的结论、已知条件变化结论不变和已知条件和结论都发生变化”的变式练习。练习的结果要及时反馈,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6、小结,纳入知识系统

  小结是对本课内容的概括总结。小结可以由学生来做,也可以由教师来做,其目的是使学生将学会的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识系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小结的时机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把握,它不一定就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有时可以在学生自学之后进行,也可以在“质疑”后进行,有时一节课要进行两次或三次小结。小结也可以由教师进行精辟讲解,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二、“自学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学和探究

  现如今,学生的主要弱点是过分依赖,缺少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自学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自学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由于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知识的尝试,有助于形成探究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所以“自学探究式”不失为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然而要做到有效的引导学生自学,是很不容易的,在引导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对学生自学要有明确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学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平时教师需要讲几十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了。课堂上学生往往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上就能掌握了。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知识,本身就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大的肯定,从而使自学积极性更高。

  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听觉是被动的分析器。一定时间内,人通过听觉记住的内容不到30%,而视觉相对于听觉来说更为主动,学生自学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在自学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速度,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做题时遇到问题还可以回头再学,因此更有利于掌握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

  (1)教师要对引导学生自学有足够的信心,摆脱“自学浪费时间,有的学生教都不学怎么能够自学”等误区,坚定只要引导得法每一名学生都能自学的信念。

  (2)指导学生自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不能将“自学探究”搞成僵死的程序或模式,要根据传授知识的需要和学生的“学情”灵活选用自学方法。

  (3)自学课本要有充足的时间,不能走过场,要根据所学知识的需要科学设置自学时间,每个知识点的自学时间不能低于5分钟。

  (4)课堂上安排学生自学要有明确的自学提示和时间要求,要营造一个紧张的自学氛围,学生不抓紧时间看书就不会做题,就会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

  2、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数学课本往往不象语文课本那样生动有趣,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材大多只起到了一个练习册作用,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书中的练习,很少有学生认真阅读。所以指导自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要有一个领、扶、放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领读阶段

  此阶段可采用逐句领读加解释的方法串读、串讲,并概括每一段的要点,大约一周左右。此后,可以组织学生像学习语文课文一样带着一些小问题以较小的步子诵读课文,使学生通过诵读找到问题的答案。一些定义、法则等,教师往往不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而是让学生拿着笔读书并在书上画。这样,复习的时候学生知道到哪里去找知识。如代数第二章有理数中“正数与负数”一节的教学,教师可以一段、一段的领读,可以让一个学生读,大家听,重要的段落教师领读,引导学生感悟每一个自然段的要义,并画出每一自然段的重点内容。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做出小结。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699370.html

相关阅读:英国半数小学将采取“中式方法”教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