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与学 我怎么读《国史大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初识《国史大纲》,还是缘于多年前同行的推荐。作为一本通史著作,我常常把它作为教学工具书来学习和使用。钱穆先生对当时诸多史学观点的总结提炼,总能让我找到鞭辟入里的观点和评价。

读中疑

所谓河阴之变,是指公元528年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一起针对皇族和百官公卿的屠杀事件,因事件发生在河阴县(今河南省荥阳市)而得名。这次血腥的屠杀,对北魏统治集团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对北朝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研究北朝历史者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事件。

我第一遍阅读《国史大纲》的时候,从孝文帝迁都一直读到河阴之变,读了之后反而困惑重重:为什么尔朱荣能凭一己之力诛杀如此众多的皇族与朝臣?为什么明明在局势得到控制后还要大开杀戒?尔朱荣是契胡人,被杀的有一大半是少数民族,这场事变与孝文帝汉化改革有多大的关系?北魏迁都后的政治势力如何斗争?——如何掀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怎样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我需要重读北魏历史,"尝试从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角度,清理若干历史积疑的实相"(朱维铮语)。

读中思

第二遍阅读《国史大纲》时,我先把书的目录与前言仔细阅读,钱穆先生以独特的眼光把握时代的变迁,从北魏历史变迁开始追溯,到孝文帝迁都铺叙,由一个问题延伸,由一点扩大到全面,系统梳理、合成整体。于是我围绕"河阴之变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这个问题,重新细读《国史大纲》,并整理笔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章节中的重要信息记录下来。通过梳理、归纳和推理,我从书中读到了作者对我所思考的问题之解答。

从长时段来看,北魏统一北方,继承了五胡时代的人口与疆域,但也继承了不断汉化的传统,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这是大势所趋。

从中时段来看,迁都洛阳后,政治军事重心南移,忽略了以平城为中心的代北地区。南部全盘汉化,北部则保持着强烈的鲜卑化倾向,而门阀世族制又将代北边镇的贵族排斥在外,使他们变为处于底层的庶姓,导致其产生强烈的不满。慢慢地分裂为以洛阳为中心和以平城为中心的两大集团,新旧势力的博弈一直贯穿着北魏后期的历史,结果导致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内乱,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从短时段来看,孝文帝死后,继任者要么平庸无能,要么昏聩暴虐,一代不如一代。奢华颓废、政治腐败,宫廷政变、皇位频繁更迭进一步加速局势恶化,终于激起了强烈反抗,埋葬了北魏王朝。而北魏末年,党争惨烈,朝臣间芥蒂极深,视同水火,形成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河阴之变之残酷,恐怕也是部分地继承了这一历史传统。

从以上种种来看,河阴之变背后所折射的正是迁都后,处于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汇的加速时期,北魏朝野上下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因此,即便没有河阴之变,或许还会有其它的政变让部分鲜卑族决议要抵御汉文化的浸润。这并非孝文帝改革之果,而是鲜卑族传统势力与鲜卑汉化势力的抗衡。但如果没有孝文帝改革,如果没有当初的迁都洛阳,加强南部势力,或许南齐早就北伐成功,收复了中原失土也未可知。

读中悟

中学历史教学中,北魏孝文帝是放在了南北朝近300年历史变迁中来讲述的,教材中常常以民族融合、文明进步为主基调,以历史趋势来描述当时民族融合的局面,将孝文帝改革成功作为结果来叙述。所以很少有中学历史老师会讲到河阴之变,一来看似与教材的观点不太契合,二来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不易展开分析。所以河阴之变是学者熟知、网上热议,而历史课堂中不大常见的一个历史事件。

然而,重读《国史大纲》后,我有了更多的感悟,从迁都洛阳到河阴之变的发生,我既看到了孝文帝认同先进文化的自觉之举,也辨析了不同利益群体的各自心理,个体的意志与群体的意愿形成的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和平行四边形,融合、产生出一个合力,虽然这个合力并非完全推动北魏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有一段精辟的总结:"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732643.html

相关阅读:2017高考历史地图材料类题型训练(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