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内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话题,更是一个与时俱进、永远创新的话题。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研究,既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又是一个前沿的课题。愚以为,构建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阅读教学模式,应该抓住突出开放、重在创新、积极探索。

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开放思维创新读

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应从时代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需求的高度重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性,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开发潜能、启迪心智上来。要通过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多种形式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掘学生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创造萌芽,为培养创造人才打好基础。读写结合要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扬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优的发展。在读写训练中,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认真传授和指导学法,培养学生扎实的独立读写的能力和自觉读写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视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课外活动为一个整体。这样就能拓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育的思路,发现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的千姿百态,感受到学生创造潜能亟待开发,就能激发为语文教改开辟另一块沃土绿洲的热情,更会千方百计地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省下时间、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发展个性。

新的课程观改造了知识与人的关系,也必将改变人在课程中的命运。课程不是知识的“载体”或学习内容的“运输线”,而是人与知识“相遇”的“场域”。它不是被“给定的”,而是由人建构的。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事先“设计”,但其最后完成必定有赖于学习者与知识的现实“相遇”。好的课程给人的理解创造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总能吸引人,并在人与知识的每一次“相遇”中创造出更多的“期遇”。议议读读练作文,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读文字,还可以读音像。如,放映科幻影片,让学生描述精彩情节;观看音像作品,让学生表演精彩片断;听广播节目,让学生发表感兴趣话题的观点。还可以模仿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形式,举办“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今日说法”、“挑战主持人”等节目,让学生担任主持人、嘉宾和观众,讨论学生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并能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乐于表现自己。这样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都十分感兴趣。

课外阅读教学的传统做法,人们对“读”的界定十分狭窄,仅仅局限于文章的阅读。“读”的作用是什么?是吸收,感悟,借鉴,是信息的摄取过程。窄范围的读,使作文信息获取的量严重不足,借鉴面狭小。课外阅读的这条小胡同,早就应该走出来!我们认为的“读”,是一种生活体验,是一种广义的阅读体验。具体地说,应该是读小说,读散文,读诗歌,读文章;应该是读电视,读电影,读网络;应该是读音乐,读美术,读体育;应该是读人,读事件,读景物,读事物。一句话,是阅读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体验、学习、感悟、借鉴的过程,我们应该强调体验中的启迪、感悟,强调作文的智慧。议议读读练作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可以指导学生用眼睛读,还应指导学生用耳朵“读”,用手“读”,用心“读”,用鼻子“读”,用口来“读”……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开放式的大阅读观念,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课本,使大家从阅读的小胡同里走出来,把阅读理念的触角伸向教学的四面八方,形成开放式的阅读新理念,新氛围,新环境。新理念的阅读的教学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眼睛读,还应指导学生用耳朵读,用手读,用心读,用鼻子读,用口来读……努力达到读中仿,仿中创,链接读写结合的思维通道;读中变,向古人学智慧,向今人学文笔;变中练,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读后感,悟中练,搜索读写结合的灵感信息。积极做到读中导写,读中悟写,悟中练写,评后创新写。通过读的练习,向古人学智慧,向今人学文笔。通过写的练习,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在作文教学中,力求达到读写结合零脱节的美好境界。

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程指导享受读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怎样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过程并通过积极自主的实践活动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呢?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先从读、思、议、品、评中进入阅读情境,再以独特的感受、全新的体验、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使学生真正拥有促进自己生动活泼发展的阅读过程。

1、书──让学生自己读。读,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起决定作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心里活起来。”读能使主体和客体思想相碰,情感相激,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中逐步使读者和作者实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疑的化解,并使学生在经历读的过程中,同时实现智的启迪,知的构建,情的陶冶,能力的迁移。并在这一读的过程中,享受读的快乐,获得读的幸福。要特别强调的是,读,要给足时间;读,要有层次地指导;读,要形式多样。读中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老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语)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实践证明,书让学生自己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和必须遵循的阅读教学基本规律。

2、问──让学生自己提。读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并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读的能动性,极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发现,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认识论角度看,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学生一旦读入情境,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参与当前的阅读活动,去解决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梳理出自己无法读懂的问题,形成一种激情难耐的阅读状态。老师要充分把握时机,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问能够提。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要让学生尽情地提,提充分。踊跃提问,体现为一种良好的阅读意识,反映为一种不懈的追求精神,它是促进学生由理解性阅读向创造性阅读发展的重要教学策略,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果──让学生自己摘。任何阅读结果,都是思维加工的结果;任何深刻的认识,都是认知不断建构的体现。学习的质变点,往往就在学生猛然跳起的那一刹那间发生。如在体会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一个学生提出这么一个有趣的疑问:这两个黄鹂对着翠柳歌唱什么呢?其实,学生的关键不在于对这句诗的理解出现了大的偏差,而在于对古诗这种句式还不熟悉。其思维过程从提问中一目了然。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直接给这个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而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结合插图再读一读,体会体会。这个学生终于恍然大悟。接着老师问,知道刚才为什么会那样思考吗?学生说主要是按常规读法,一是没把语序颠倒(不是对着翠柳鸣,而是在翠柳间鸣);二是没有结合语境读(包括插图)。这个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果子”,并且还掌握了摘“果子”的过程(也即知识发生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这样摘“果子”,那么,学生的阅读思维水平和迁移能力必然会得到快步发展与提高。

4、情──让学生自己抒。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要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牵动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由此可见,情存在于教材,启动于老师,学生技文方可入情、出情。只有情情相激,才会使学生激动、兴奋、活跃,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气与智慧。也只有情动才能“辞发”,想象才会展翅,真正溶入教材,在语言文字中畅游,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把阅读教学教出个性。如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变话为画,不由自主地走入人物的英勇献身精神中去,去请战,去冲锋,去高举炸药包……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灵的震憾。学生这一情感形成过程,是老师讲、灌、析都无法代替的。如有感情朗读董存瑞冲到桥下,毅然拉响炸药包英勇牺牲的那一段,不是老师一句“请同学们读出董存瑞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感情”就能到位的。非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想、读中品,抓词析句,反复揣摩,层层推进,深入体验不可。而老师应同学生一道卷入课文,全部教学策略应在学生“愤徘”处给予启发与点拨,或恰如其分地给予示范,使学生真正走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于“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读出董存瑞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读出董存瑞可歌可泣的动人画面,从而形成三情共鸣,优化读的质量与效果。情让学生自己抒是阅读教学应体现的本质特征,也是真正落实人文精神的关键。

3、逆向性质疑。逆向性质疑也叫反思质疑,常常以“逆向求异”“正中求反”的方式出现,即对现成结论不深信、不盲从、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从,敢于反其道而思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对各种事物功能的固定认识,清除思维上的定势负面效果,克服思想上的思考惰性,破除传统上的因袭理念,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分析,找出原结论的缺陷与不足。一般的质疑方式为:“针对……你能反过来思考吗?”如《落花生》的点精之笔:“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在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写法的匠心所在之后,可引导学生作逆向性思考:“做一个既讲体面又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有什么不好?”这样反思能赋予文章以新的意义,在理解与借鉴上会有所突破。这是因为逆众与开拓往往得互为因果的。进而我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对故事的人物进行逆向思维分析,尽量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探究。逆向性质疑所蕴含的反思功能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元认知能力,即学习结果的反思能力。引导创新质疑读,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处理好学生的提问中的错误,鼓励学生提出的标新立异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敢提、乐提、善提。培养学生学会“提问题”,并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在同学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才能感到自己是个新知的发现者、研究者。

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效拓展探索读

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力和写文能力,透过优秀文学作品,品读生活,启迪心智。然而,在不少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所谓的阅读训练只是靠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详尽透彻分析,学生勤记笔记课后背。将阅读训练变成教师替学生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从根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实,语文是一门感性学科,要搞好阅读训练,应以情感为基点,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在享受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语文百花园里百花争放。课堂上的教学,正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品读范文,初窥语文百花园的一角,要想让学生领略其中地精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投入到课外阅读中。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加知识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生活处处皆语文。电视作品、流行歌曲、广告词……,这些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首哙灸人口的歌,其歌词可以是一首抒情的诗;一则成功地广告,其中可能包含着对修辞的巧妙运用;近年流行的电视散文,以MTV的形式将文学作品形象化。另外,家家户户春节贴上的春联,写尽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盼;日常的百姓话语中,更有充满智慧的俚语俗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欣赏语文,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做到的事情。它能使语文学习更灵活,使学生更爱语文爱生活。我曾要求学生从电视节目中搜集自己喜欢的广告词,并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对这次活动兴致很高,纷纷积极搜集,认真分析。有的同学喜欢其修辞的运用,有的则喜欢其画面的设计,还有的喜欢广告内容的积极意义……。通知过这次活动,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

大量的阅读,是学生丰富精神生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一些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存在误差,认为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其实课堂之外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对知识的实践。书,是人了解世界的窗口。读书,可增长知识面,塑造人的思想性格。大量阅读优秀文章,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引来源头活水,更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可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如课前五分钟的朗读活动,要求学生轮流在课堂五分钟中向同学介绍一篇好文章,或朗诵一首诗。也可采用出版文学小报的形式,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和习作。开展读书交流会等。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综上所述,我们应以课堂教学为圆心,以课外阅读活动为半径,让语文阅读教学得到延伸,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当我们的学生热爱读书,读书成为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那我们的努力就有了深远的意义,远超出课堂教学之外。

作者: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话题,更是一个与时俱进、永远创新的话题。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研究,既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又是一个前沿的课题。愚以为,构建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阅读教学模式,应该抓住突出开放、重在创新、积极探索。

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开放思维创新读

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应从时代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需求的高度重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性,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开发潜能、启迪心智上来。要通过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多种形式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掘学生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创造萌芽,为培养创造人才打好基础。读写结合要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扬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优的发展。在读写训练中,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认真传授和指导学法,培养学生扎实的独立读写的能力和自觉读写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视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课外活动为一个整体。这样就能拓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育的思路,发现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的千姿百态,感受到学生创造潜能亟待开发,就能激发为语文教改开辟另一块沃土绿洲的热情,更会千方百计地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省下时间、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发展个性。

新的课程观改造了知识与人的关系,也必将改变人在课程中的命运。课程不是知识的“载体”或学习内容的“运输线”,而是人与知识“相遇”的“场域”。它不是被“给定的”,而是由人建构的。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事先“设计”,但其最后完成必定有赖于学习者与知识的现实“相遇”。好的课程给人的理解创造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总能吸引人,并在人与知识的每一次“相遇”中创造出更多的“期遇”。议议读读练作文,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读文字,还可以读音像。如,放映科幻影片,让学生描述精彩情节;观看音像作品,让学生表演精彩片断;听广播节目,让学生发表感兴趣话题的观点。还可以模仿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形式,举办“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今日说法”、“挑战主持人”等节目,让学生担任主持人、嘉宾和观众,讨论学生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并能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乐于表现自己。这样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都十分感兴趣。

课外阅读教学的传统做法,人们对“读”的界定十分狭窄,仅仅局限于文章的阅读。“读”的作用是什么?是吸收,感悟,借鉴,是信息的摄取过程。窄范围的读,使作文信息获取的量严重不足,借鉴面狭小。课外阅读的这条小胡同,早就应该走出来!我们认为的“读”,是一种生活体验,是一种广义的阅读体验。具体地说,应该是读小说,读散文,读诗歌,读文章;应该是读电视,读电影,读网络;应该是读音乐,读美术,读体育;应该是读人,读事件,读景物,读事物。一句话,是阅读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体验、学习、感悟、借鉴的过程,我们应该强调体验中的启迪、感悟,强调作文的智慧。议议读读练作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可以指导学生用眼睛读,还应指导学生用耳朵“读”,用手“读”,用心“读”,用鼻子“读”,用口来“读”……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开放式的大阅读观念,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课本,使大家从阅读的小胡同里走出来,把阅读理念的触角伸向教学的四面八方,形成开放式的阅读新理念,新氛围,新环境。新理念的阅读的教学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眼睛读,还应指导学生用耳朵读,用手读,用心读,用鼻子读,用口来读……努力达到读中仿,仿中创,链接读写结合的思维通道;读中变,向古人学智慧,向今人学文笔;变中练,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读后感,悟中练,搜索读写结合的灵感信息。积极做到读中导写,读中悟写,悟中练写,评后创新写。通过读的练习,向古人学智慧,向今人学文笔。通过写的练习,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在作文教学中,力求达到读写结合零脱节的美好境界。

5、话──让学生自己说。说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主体的理解结果,或者说对事物认识过程的陈述,更是一种极强的言语交际活动。说与听是共时的,相依的、互动的,具有突出的情境性,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由不敢开口说到敢开口说,由不善说到善说,既要经历一个心理的反复冲突过程,又要经历一个经验不断积累的实践过程。而学生要实现这一跨越,老师必须给每个学生创造出公平合理的机会和人人参与的机会。答问是说,交流评价是说,辨析研讨是说,体会想象是说,复述讲演是说等等,这些说,往往构成激活课堂思维的灵魂,构成学生主动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关键。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源泉,提供说话的时空,营造说话的氛围。只有突破为教而说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桎梏,学生的说才会走向多样化;只有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交际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同座式、或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不要怕学生说得慢,或一时说不上来;不要怕学生说错、说罗嗦、言不达意、或张冠李戴,这都是学生走向敢说、能说、会说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是非常正常的。对胆小或不善说话的学生,老师更要鼓励,多给机会,精心指导。学生一旦走入无拘无束的说话境界,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创造精神会得到大大增强。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说,能创新阅读教学,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积极地凸现出来。

6、学──让学生自己评。阅读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实践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思维火花不断碰撞与闪射的激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把学习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学生评什么呢?评读、评思、评说、评悟,评组成阅读过程的一切具有价值的东西。这种评是全方位的,既强调互评,也强调自评,还可以评老师,评教材(品析精彩,挑剔欠缺)。通过评,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张力,促进学生认识的飞跃,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力,使学生更主动驾驭并掌握阅读过程,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用自己的目光、积淀、经验、认识、智慧去认识美、感受美、揭示美和完善美,并实现表现自我的欲望与意愿。学生的“会评”是从在不断的“学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让学生拥有评的权力,不仅能充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而且通过这种个性张扬,能转化为学生更具有个性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引导创新质疑读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创新质疑则是创新的先导。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和思考问题中深入进行再阅读,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多向性质疑。从多方面来认识对象,围绕对象沿着不同角度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起点、多层面去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答案。所谓“多向”指从过去、现在、未来,已知、未知,动态、静态,顺向、逆向等方面进行发散性思考。它常采用双向法,即可由里向外作辐射发散质疑,也可采用由外向里作辐辏“聚焦”质疑。一般以“……你能从多角度、多方向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吗”或“……你能从多起点、多层次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吗”的方式来发问,激发学生思考。例如,我教完《草船借箭》后发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提请大家探究的?有一位学生问:为什么诸葛亮会比周瑜高明,原因是什么?显然,这一问题闪现着思维的智慧火花。于是,我立即将它提升为:在筹划备箭上,周瑜和诸葛亮的策略有什么不同?即他们在考虑问题上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哪种思路好?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番争议,学生的认识趋于一致:诸葛亮的思路和周瑜不一样,周瑜是以常规思路来思考的,以为箭只能“造”才能得到;而诸葛亮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想到以“借”可得到箭,也就是以“借”代“造”的方法智取,即利用天时地利向多疑善猜的曹操去“借”箭。课题上的一个“借”就说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要比周瑜高明得多。这一精彩的质疑、答疑,不仅表明创新质疑在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启示我们把握创新质疑模式的重要性。我把学生的问题提升到思路优化的层面上来发问,引导探索,这既是思路训练,又是创新思维培养,实为难能可贵。美国著名创新思维学者迪伯诺指出:“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正确,而在于求有效。”我们要着意培养学生的正是这种“有效”思维,即创新思维。然后再进一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比一比谁提出的问题多?

2、求异性质疑。求异性质疑也是以发散思维为基础的,能促使学生发表不同寻常的见解,以求异思维的方式来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提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它能激发学生在多种思路(多方向、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的比较之中,即在众多假设中,选择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新思路来思考问题。一般先以“还有别的思路(方法)吗”再以“……这些思路(方法)哪一种最好”的方式来激问。如《晏子使楚》,就可以这样质疑:晏子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还可以怎么反驳?启发学生用求异思维来思考问题。学生思维激活后,必然众说纷纭、方法各异。接着,引导学生从众多的方法中去寻找最佳方案,得出针对相对、反驳楚王的方法的结论。然后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对某一本进行质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886204.html

相关阅读:朗读不仅是手段,更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