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数学课堂的沉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从教多年,和学生们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让我感慨良多,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而我的课堂,从一开始,就有许多学生无所适从,我的课堂变得沉默,活泼好动的学生都低下头,躲避我的眼睛.

  这无疑是对我的当头一棒,我热爱我的学生,但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也是我没有想到的.经过深思熟虑,我想到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挽救了我的课堂,巧妙处理问题成就了我的课堂.

  一、吃透新课程的理念,领会教材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更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巧妙处理问题的能力

  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

  面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生成,不能一票否决或不予理睬.要充分利用错误进而加以巧妙地处理,充分让其发现错误、认清事实地真相.从而发现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一比较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问题.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各不相同,生活经验也不一样.因此,他们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在学习内容理解得更加全面和深入,我们必须要保护学生的乐学情绪,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探索.记得贲友林老师讲过,自己在批改学生作业发现学生错误的时候,只是笑着对他说:“你的这个错误很好啊,你让我们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代表全班同学感谢你!”这个学生也因此表现的更好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更积极了.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如此吗?我们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己的想法吗?我们不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想错误产生的原因吗?我们不应该保护好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每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切皆有可能”,这是课堂的理想,也是理想的课堂.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921608.html

相关阅读:2017高考数学函数与导数题型训练(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