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学生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少让学生去感觉,去想象,去猜测。其实数学创造型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形式。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产生兴趣,调动创造性思维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内在动力,每个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热情,并注意力集中时,才能调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学习兴趣或求知欲。人只有对学习和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不会把学习和创造作为一种负担,才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所感兴趣的问题,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我的具体做法是:

  1.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环节。

  1.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师生一起探讨解题方法及解题技巧。总之,老师要改变那种容易使学生生厌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树立“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境(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创新思维的意识。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

  3创设问题,开发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求函数f(x)=ax2-2x+1,x∈[-1,3]的最大值。如果教师直接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应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本题中的函数一定是二次函数吗?

  2、参数a的取值会对函数造成什么影响?

  3、对参数a的讨论应以什么为原则?

  4、讨论应分哪几个层次进行?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所以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能创设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培养联想,提高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数学概念原理,来启发学生打开思路,这是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鲁班通过茅草发明了锯子,这里除了原型物的启发作用外,主要是他卓越的借鉴和联想能力,他不是模仿原型,更不是让原型去限制自己的思路,而是让原型激发自己的更高层次上创新。

  总之,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除了要注重想象和联想外,还要注重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重,以逻辑思维培育创造性思维,以创造性思维激发逻辑思维,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独立性、灵活性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只是枯燥乏味的证明和推理,而是有趣的演算与探秘。学习数学也可以“跟着感觉走”,大胆猜测,寓学于趣味之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934335.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明明会做的数学题,却总是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