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国标本苏教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数学教案 来源: 网络



第一单元《负数》教材分析

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本单元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第二部分是负数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练习一的第1~6题配合第一部分的教学,第7~10题配合第二部分的教学。“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本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回忆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培养转化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三个图形的面积打下扎实的基础。
1.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初步教学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学负数的重点是理解它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生活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如上升与下降的距离、收入与支出的金额、盈余与亏损的数量……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清楚、简便地表示并区分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于是人类发明了负数。这些既是负数产生的历史过程,也是教学负数时可采用的素材。本单元教学的第一部分,选择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气温和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1) 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学生首次感知负数。
例1精心选择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讲解负数知识”的教学线索,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负数。教材分三个环节编写:第一是营造需要——用不同的数分别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第二是讲解负数的知识,包括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和读、写;第三是通过“试一试”巩固例题教学的知识。
教材通过精心选择的三个最低气温,营造教学负数的氛围。南京的最低气温刚好是0摄氏度,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概念的4摄氏度,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两个温度,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不会发生混淆?这就是教学负数的氛围。为了营造这样的氛围,例题让学生联系各个城市图片右边的温度计说说“能知道些什么”,鼓励他们广泛地交流,包括看到的各个城市的具体气温以及由此想到的上海气温比0摄氏度高,北京气温比0摄氏度低等内容。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要: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表示并区分上海与北京的不同气温。
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在一起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体会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先讲零上4摄氏度与零下4摄氏度分别记作+4℃和-4℃,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再讲“+4”与“-4”的读法,并通过“+4也可以写成4”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0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
“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写出香港、哈尔滨、西宁三个城市某一天的气温,其中两个城市的气温用负数表示,一个城市的气温用正数表示。通过写出这些正数和负数,再次体会负数的意义,巩固在例题中教学的知识。
在教学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温度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看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如温度计上同时表示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摄氏温度,它的标记是“℃”。又如温度计上的零上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上看,每小格表示1度,每大格表示10度;温度计上的零下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下看,也是每小格表示1度,每大格表示10度。第7页第6题在温度计上表示某市2004年四个季度的平均气温,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看温度计而设计的。
(2)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高于海平面”“低于海平面”等概念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例题采用“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这样的描述表达了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图中把海平面用一条红色虚线凸现,这样,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以及需要不同的数表示和区分这两种数量就显而易见了。通过用+8 844米表示海拔8 844米,用-155米表示海拔负155米,学生又一次联系实际体会到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他们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丰富了。
这道例题里没有讲+8 844、-155的读法,这是考虑到学生在前一道例题中已经初步学习了正数与负数的读法,这里把读数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3) 初步揭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通过两道例题以及“试一试”的教学,已经认识了+4、-4、19、-11、-7、+8 844、-155等数。如果把这些数分成两类,那么可以把+4、19、+8 844分在同一类,把-4、-11、-7、-155分在另一类。教材告诉学生像前一类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后一类这样的数都是负数,初步揭示了正数与负数的概念。要注意的是,教材没有给正数、负数下定义,只是通过列举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并联系零上温度、比海平面高的高度都可以写成正数,零下温度、比海平面低的高度都可以写成负数,支持正数与负数概念的形成。
第3页“练一练”第1题,先读一读题中的6个数,再把这些数分别填入正数或负数的集合圈里。可以在填写后让学生说一说,在两道例题里正数分别表示了什么样的数量,负数分别表示了什么样的数量,以加强对正数与负数的理解。第6页第3题在写出5个正数与5个负数之后,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类似的要求。
教材中的“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些知识不需要我们告诉学生,他们只要联系例题学习的体会完全能够自己得出,教学只要引一引就可以了。这些知识也不需要机械记忆,学生自己得出的知识能够记住,并通过这些知识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 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的第二部分以生活中常见的负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并尝试在生活中应用负数,从而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1) 两道例题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3呈现了一张反映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盈亏情况的统计表,在“盈亏金额”栏里有正数,也有负数。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在这道例题中分别表示的具体意义,看着统计表里的数据逐一分析各个月是盈利还是亏损,具体的钱数各是多少。还可以分析这半年盈亏的整体状况,包括有几个月是盈余的,有几个月是亏损的……这道例题的教学方法是,先由教材告诉学生“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这个规则,再由学生依据规则对统计表里的每个数据作出具体的解释。从而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表示盈与亏这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例4呈现的是一幅平面图,学校在平面图的中心,它的东、西两个方向2 100米处分别是邮局和公园,南、北两个方向1240米处分别是少年宫和超市。这道例题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知道在相背运动时,如果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可以用负数表示。“开放”是这道例题的特点,表现在两点上。一是情境与问题有开放性。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即小华如果向东走,则到达邮局;如果向西走,则到达公园。同样,小华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到达的地点也有超市或少年宫两种可能。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开放性。在前面的几道例题中,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盈余金额,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亏损金额,这些几乎都是人们已经约定了的,在通常情况下大家都遵循这些表示的规则。在本例中,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正数,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负数,一般没有约定,而是在解决问题时临时规定的。如果把向东行走的米数记作正数,那么向西行走的米数就记作负数;也可以把向西行走的米数记作正数,那么向东行走的米数就记作负数。教材充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首先是通过开放的问题情境:小华沿东西方向大街走2 100米“到了什么地方”,沿南北方向大街走1 240“可以到哪里”,在学生中引发争议,使他们感受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其次是允许并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表示规则。在小华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行走时,“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 100米,那么向西走2 100米记作-2 100米。”为学生“把向西走2 100米记作+2 100米,向东走2 100米记作-2 100米”留出了空间。在小华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问题中,要求学生“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赋予他们按自己的意愿确定表示规则的机会与条件。这样,学生对正数与负数能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会有更深切的体验。
(2) 两次“试一试”提出了不同的认知要求。
第4页的“试一试”里,告诉学生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每个月的盈利或亏损的金额,让他们在盈亏的情境中应用负数知识,加强“盈利通常用正数表示,亏损通常记作负数”的印象。与例题相比,这次“试一试”在认知水平上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仅是变换了思维的方向。例题是根据“表示规则”体会统计表里各个正数与负数的具体含义,“试一试”是应用规则把具体现象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在统计表里。预计学生完成这次“试一试”一般不会有困难。
第5页的“试一试”对学生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是写出数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数,其中有正数,也有负数。通过写数与读数,尤其是数轴上正数与负数的位置,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数量,从而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巩固负数的知识。二是看一看并想一想,-2接近0还是接近2,在数轴上初步感受数序。和例题相比,在认知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道例题教学的知识与思想方法适度地概括与提升。教学这次“试一试”,要对这两个问题作细致的思考:(1) 怎样呈现数轴,使学生理解数轴上已有的0、1、2、4,以及-1、-2、-5等数的意义,有利于继续在方框里填出其他各数。(2) 怎样帮助学生初步体会数的排列顺序。下面提供对这两个问题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的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出现数轴,在它的上面有许多间距都相等的点,其中一个点的下面写出数“0”。接着联系在例4中学到的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的经验(也可以联系其他例题中应用正、负数的经验),出现数轴上的其他已知数。如果从“0”点出发,向东走1步、2步、4步,到达的位置用数轴上“0”右边的点及相应的数1、2、4表示,那么向西走1步、2步、5步,到达的位置应该用“0”左边的点及相应的-1、-2、-5表示。给抽象的数以具体的含义,能帮助学生体会数轴上的点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让学生写出四个框里的数,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这样,学生不仅写出了这些数,还联系实际体会了这些数的意义。
联系数轴上的数初步体会数序也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仔细观察数轴上“0”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什么样的数,联系“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体会这样分布的合理性。然后仔细研究正数1、2、3……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左往右,-1、-2、-3……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右往左,也要联系实际体会这样排列的合理性。最后是观察数轴上的数,回答“-2接近0还是接近2”这个问题,并简单解释其理由。
(3) 联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练习中继续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具体对象。
练习一里继续扩展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水位、升降机的上升与下降,在银行取款与存钱,公共汽车停靠时乘客的上车与下车等感兴趣、能接受的题材,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这些练习在编写上的共同点是,通过一个已知的数据显示用正数、负数表示的规则,让学生按这样的规则,把同一情境中其他的数分别记作正数或负数。要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是通过自己读题,独立理解问题情境;二是仔细寻找,独立发现记作正数(或负数)的规则;三是独立完成练习后,交流写出的数以及写数时的思考。对少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体会“表示的规则”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如第10题表格里“起点站”下面的“+21”表示上车的人数记作正数,起点站上车21人。
在每一道题完成以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说说,这道题里什么样的数量记作正数,什么样的数量记作负数,正数与负数在现实情境里表示的数量有什么不同,引导他们主动地体会负数的意义。
3. 《面积是多少》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教学的前面,其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复习并激活已经教学的面积知识,包括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等。二是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动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打基础。
(1) 已有的知识对教学新知识的重要作用大家都很清楚,教材复习旧知不是让学生被动回忆,而是在一个个现实的情境中,主动从记忆中提取,通过解决问题使这些知识处于激活的状态。如,所有的问题都是求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势必会引起对面积概念的回忆;各个求面积的问题使用了不同的面积单位,这就复习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些问题的解决归结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上,这些面积公式在应用中被激活了。
(2) 转化作为一种策略包括两层内容: 转化的方法和转化的意识。前者是操作层面上的技术,后者是思想层面上的体验。
第10页教学的转化方法是,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一个大图形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共同组合成大图形)、分割与移拼(先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进行分解,再移动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位置,拼成一个比较规则的图形),在保持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形状的变化。教学的转化意识是,稍复杂的图形可以等积变形成较简单的图形,求积方法未知的图形可以变成求积方法已知的图形,转化是实现新旧知识相联系的手段,是探索新知识的途径。教材让学生通过解决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习转化方法,体验转化思想,形成自己的策略。
在“分一分、数一数”里教学分解与组合进行图形转化的策略。教材通过问题“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引导学生把较复杂的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的总和。在“移一移、数一数”栏目里教学分割与移拼进行图形转化的策略,通过问题“怎样移动图形中的一部分,很快数出它的面积”既激活学生在前一个活动里初步获得的体验——把复杂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又明确指出这里的转化方法——移动图形中的一部分。
这两个活动的教学一般可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在教材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开展转化图形的活动,并数出(算出)图形的面积。第二步是组织学生交流,首先要交流各人的转化方法,让学生一方面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多样的;另一方面体会各种转化方法有共同点,就是把复杂的图形变成长方形和正方形;还要交流把图形“分一分”“移一移”对计算它的面积起了什么作用。这样,学生得到的就不单是转化的方法,而且体验了转化对解决问题和数学学习的意义。
(3) 通过数方格进行估计,也是一种计算图形面积的策略,特别对复杂的、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更显得有价值。第11页教材里有三点要引起教学的注意:第一,注意方法的指导。“数一数、算一算”的活动是求池塘的面积,教材先指导学生“把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又指导学生“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前者能使数方格时避免遗漏和重复,从而减少错误,后者能使计算简便,很快得出结果。第二,注意对方法的反思和评价。在算出池塘的面积后,教材让学生反思“这样的算法合理吗”,并通过讨论评价这种方法。教学时可以把教材中的问题拆成两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先讨论“把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这样做的好处,从而变成自我需要、自觉行动。再讨论“为什么把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让学生体会不满整格的有小于半格和大于半格两种情况,把它们都按半格计算是比较合理的。第三,注意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数一数、算一算”的活动还要数方格估计对称的树叶的面积,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应用估计池塘面积的方法,先得出半片树叶的面积,再乘2得到整片树叶的面积。在“估一估、算一算”的活动里,继续估计其他树叶的面积和手掌的面积。为了便于学生估计,教材在最后的附页里提供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学生不仅能用完成教材中的练习,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更多的估计面积的活动。

认识负数(p1-3、p6-7练习一1~6)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理解负数产生的实际需求。
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并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3、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中的符号化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负数产生的实际需要,感受数学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相反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明确背景:
1、出示几组数据:
打卡游戏赢20张输13张
篮球比赛胜6场负3场
个人储蓄存入1000元取出200元
家庭月收支收入5130元支出3019元
提问:观察每组数据中的两种量有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
2、揭示课题: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它们。
二、探究新知、揭示概念:
1、自主探究:
提问:如何用更为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呢?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正号和负号的写法。
注意及时追问:每组正数和负数是否可以表示实际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正、负号的形式和内容的联系。
2、例如古代中国(结合P:9“你知道吗?”)使用正数和负数的情况。
板书课题:认识正数和负数
3、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P:3练一练1(补充负小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
说明:摄氏度℃和华氏度?都是计量温度的单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通常使用摄氏度计量温度,而美国等一些使用英语的国家则使用华氏度计量温度。
(2)提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各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吗?
要求学生尝试练习,写出各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3)反馈矫正:
指名板演,引导学生将三个温度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错误原因。
提问:怎样看温度计?
强调:先看0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是零上温度,0摄氏度以下就是零下温度。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
板书:南京的温度写作:0℃
上海的温度记作:4℃ (+4℃)
北京的温度记作:-4℃
(4)完成P:2试一试
2、教学例2:
(1)情境过渡:介绍气候状况与地形特点、海拔高度等有关。
(2)出示例2图: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
(3)提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为什么?怎样表示呢?
(4)要求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反馈矫正。
强调:以海平面为基准,就是把海平面看做是0米,比海平面高8844米,可以记作:+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155米
(5)完成P:6练习一1、2
指名说说:通过这些数据,你了解到什么?
3、提问:完成P:6练习一3
结合学生的举例,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提问:观察正数,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负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0为什么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四、新课小结,提升认识:
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对于正数和负数,你有哪些认识?你能举例说明吗?
2、师:从形式上看,我们是通过正号和负号区别正数和负数的,这与过去所学的运算符号一样,都是数学符号。如果没有这些数学符号,会怎么样呢?
引导学生感受:正因为数学符号的精确化、规范化才使数学语言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语言。用符号化表述数学的方法和内容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色。
五、综合练习,深化理解:
1、P:7练习一5
出示温度计,指名读出各个温度。
2、P:7练习一4
3、P:6练习一6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p3-5、p8-9练习一7~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正数和负数的实际意义。
2、会用正数、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初步体会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排列规律,形成相对完整的有关正数和负数的认知结构,并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运用正数和负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完成P:3练一练2
2、口答:
(1)甲处海拔-180米,乙处海拔-160米,两处相比,( )处比较低。
(2)比海拔-10米再低5米记作( ),如果比海拔-10米高5米记作( )。
2、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正数和负数,说说你们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吧!
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3:
(1)出示例3: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如下表: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
盈亏/元+3000+4200-1800+2700-900+3700
(2)提问:你知道每月的盈亏情况吗?
指名回答,师说明: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3)提问: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即时训练:
(1)完成P:4试一试,集体订正,结合例3,对新光服装店全年的盈亏情况进行分析。
(2)完成P:5练一练1
(3)完成P:8练习一8、9
3、教学例4:
(1)出示例4,指名说说图意。
(2)提问: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两段路程的长度吗?为什么?
要求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问:+2100米表示什么?-2100米表示什么?
追问: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时,有些标准是形成规范的,而有些则是人为规定的,标准不同,正数和负数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
追问:如果将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2100米表示什么呢?
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怎样表示呢?
4、即时训练:
(1)完成P:4练一练2
(2)出示数轴:
指出0的位置。
结合P:5试一试,提问:我们向右等距地表示1、2、3、……,那么-1、-2、-3应该怎样在数轴上表示呢?
追问:数轴上,正数和负数排列的规律如何?
-2接近2还是接近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8练习一7
2、完成P:8练习一10
四、拓展练习:
1、在0、-1、+9、10、-1.2、49中这6个数中,负数有2个,正数有( )个。
2、张虎同学按照一定的规律写数: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当写完第99个数时,他停了下。他写的数中共有( )个正数。
3、下面是10个同学的体重。(单位:千克)
39、42、45、38、37、40、41、39、38、43
你能用正负数的知识表示每个同学的体重,以便更好的算出10人的总体重吗?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面积是多少(p10-11)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教学重难点:
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重难点:
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数一数
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

2、你是怎样分的?
怎样数的?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数一数
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
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
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数一数、算一算
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算法合理吗?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四、估一估、算一算
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变式题(供参考)

1、五(1)班一次数学测试的平均分是95分,张老师把100分记作+5分,那么92分记作( )分。
2、某天天气预报显示哈尔滨市白天最高气温是-1摄氏度,最低气温-13摄氏度,那么这天哈尔滨市白天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摄氏度。
3、刘翔参加110米栏比赛,当时风速是-0.5米/秒,这样的风速会提高还是降低他的成绩?
4、一条鲸鱼所在高度是-170米,一艘潜艇在鲸鱼的下方80米,那么潜艇所在的高度是( )米。
5、小明按照一定的规律写数:+1、+3、-5、+7、+9、-11、+13…当他写完第100个数时,他不写了,他写的数中共有( )个正数。
6、一种精密零件的长度标明为10±0.05(单位:毫米),由此可知这种零件,最短不能小于( )毫米。
7、在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时间有差别,下表列出了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
的时间早的时数),如果现在是5月3日北京时间10时,东京时间是5月3日11时,那么他这时打电话给远在巴黎的爸爸,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城市东京纽约巴黎芝加哥
时差+1-13-7-14


8、某天白天最高温度是10摄氏度,夜里最低温度是-8摄氏度,那么这天昼夜温差最大达( )摄氏度。
9、小明从0点向东行5米,记作+5米,那么他从-25米的位置向西再行20米,他的位置记作( )米。
10、某超市某袋装食品包装上有如下字样:净含量:242l±5l。这表示该食品的净含量最多是( )l,最少是( )l。
11、按规律填空:3、-6、12、-24、48、( )
12、已知A点的高度是+20米,B点的高度是-18米,C点在B点上方5米,那么C点的高度是( )米,AC两点的高度差是( )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xiaoxue/48779.html

相关阅读:2012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