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二元关系型话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作文写作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二元关系型话题(比如“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备受青睐的原因有三:

一是二元关系型话题富有思辨性,思维含量高。作为高考作文试题,应当有一定的难度,而这种难度不能是偏题、怪题,只能在审题上添加一两个砝码。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要求考生辩证地、立体地分析二者关系,找出二者的有机联系,提升了高考作文检测的思维含量,恰到好处地为审题添加了这一两个砝码,适应了作文试题加大区分度的需要。

二是二元关系型话题增强了话题作文的限制性。考场作文要发挥其选拔功能,必须有所限制,否则会给宿构抄袭者开方便之门,有失公允,一元话题是一个点,过一个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限制相对少一些,宿构抄袭者,一不留神就能得手;而二元关系型话题是两个点,过两个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限制相对多一些,宿构抄袭者往往弄巧成拙。

三是二元关系型话题增强了话题作文的逃逸性。平心而论,一元话题是比较容易猜中的,二元关系型话题就不容易猜中了。在各种悬赏押题高招迭出、猜题之风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增强试题的逃逸性,不让押题者占便宜,从源头刹住猜题押题之风,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以上原因,从形式上来说,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但从平时的训练来看,相当多的考生对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是陌生的,问题不少,得分不高。怎样写好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呢?

注意以下五点,希望对看文字的你会有所帮助:
一、处理好话料与话题的关系

首先是话料的使用离不开话题。一个话料的寓意常常是多方面的,只有选择话题范围内的某种寓意开掘,才切合题意。

例如山东等省使用的全国卷的作文题,先给了四段语录作话料,再给出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以上这四段语录与考生做过的—些作文有关,但有些寓意在话题的范围之外,若照搬就很容易离题。如但丁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可以理解为信念坚定,矢志不移,执著—念,百折不挠,但这些观点与话题中“听取别人的意见”无关,只有理解为坚信自己的选择,不受闲言碎语的干扰,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才有对“别人意见”的态度,不至离题;又如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可以理解为互相信任,勤学好问,但以此立意,也越出话题,只有理解为不刚愎自用,不固执己见,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也听取别人的意见才切中话题。再如达•芬奇的话“应耐心听取他人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固然可以理解为宽容大度,理解万岁,化干戈为玉帛,但若以此立意,也与话题失之交臂,因为个中没有对待别人意见的正确态度。

其次,话题的开掘也离不开话料。虽然现在的话题作文一般不要求考生一定要复述话料,但话料对话题的诠释、限制、暗示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例如青海等省使用的全国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
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从材料中我们知道:富人发财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他向哲学家讨教,哲学家让他透过玻璃着,他看见了众人,再让他照镜子,他只看见了自己。哲学家说:“就是玻璃后面那一点点白银,让你看不见别人,只看见自己了。”由此可见,解读话题的关键在“白银”,在金钱物质利益。这道题要写的是在这方面如何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金钱与良知、感情、责任心的关系的问题。如果离开了话料,面对话题,考生就会陷入云里雾中了。

总之,话料离不开话题,话题离不开话料,并非仅对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要求,一元话题作文也有此要求,只是二元型话题作文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了,很容易顾此失彼,因此审题时要高度警惕,以免陷入“旧辙”。

二、寻找二元关系的交汇点
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这种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分析二元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找其联系存在的条件,找两条线的交汇点。二元之间的关系多种:

有的是因果关系,如“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有的是并列关系,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有的是选择关系,如“材与非材”;“明镜与昏镜”;

无论何种关系都有一个隐含的交汇点(或称焦点)。把这隐含的交汇点找准了,文章就深刻,例如前面谈到的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其交汇点就是“善听”。抓住这一点“取舍别人的意见”,那么,“走路与问路”等问题都迎刃而解。又如湖北卷的话题“买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的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仔细阅读话料中说的是制镜与售镜,制镜者考虑到世人多半喜欢昏镜,不喜欢明镜,因为明镜让脸上细小的瑕疵都现出来,不自在,因此十面铜镜中九面是昏镜,但话题却是买镜,强调买镜与用镜,也就是强调被批评者对批评意见的态度,这样,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成了文章的焦点。主张买明镜的,无疑是欢迎批评,越尖锐的批评越好,良药苦口利于病。主张买昏镜的,则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不必做谨小慎微的规矩小儒。再如辽宁卷的话题“平凡与自豪”,它在话料中说的是一位母亲既为当上名人的儿子而骄傲,又为正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而自豪,因此话题中平凡与自豪的交汇点应当是“我们应有怎样的人才观”,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面的,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同样有意义。

三、辩证地认识二元间的关系

二元关系型话题中的二元之间的关系常常是辩证的。因此我们在作文时,对其关系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平面上,不能两者简单相加,而要立体分析,抓有机联系,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这道话题作文,若将这两个方面各写几段,最后说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那就太肤浅了(当然有点无可奈何,可以理解)。

下面我讲一篇考场佳作:

有一位考生就写出了二者的辩证联系。他先从人生这个大背景中引出话题,“人生征途漫漫,任何一次取舍都关系重大,或因取之得当而终身受益,或因舍之轻率而抱恨终生。如何取舍才能彰显智慧呢?”由此,引出“那就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把“听”的问题提出来了。下面就是刘邦与项羽的对比,一个因广纳贤才而成功,一个因不听忠告而失败,又用中国俗语“—人不如二人智”,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来印证,用思维的“灯下黑”和“旁观者清”来分析,指出“没有涓涓细流的补充,哪有大海的浩瀚?没有滚滚尘石的堆垒,哪来泰山的壮观?不听他人意见,我们的智慧之花必定枯萎。”接着考生起笔陡转:“然而别人的意见不一定都是对的,别人指路也有指错的时候”,并列举宋高宗让秦桧指路,错杀忠良,留下千古骂名,商纣王让妲己指路,酒池肉林,失商朝天下来印证;又提出怎样取舍别人意见的问题。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要相信自己,解决一个“善听”的问题。文章最后说“人生如琴,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弹出铿锵的节奏;人生如棋,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把握转败为胜的棋局;人生如画,只有善听别人的意见,才能尽万物之妙;人生如书、只有善听别人的意见,才能兼百家之长。善于取舍别人的意见,人生的成功就会在繁花盛开的枝头向你微笑。”读这样的作文,考生思维的缜密、思辨,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

又如广西等省使用的全国卷的话题是“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它首先通过网站聊天,讲述了一个老太太为天晴下雨发愁的故事,有人劝她换个想法,老太太一试,果然天天快乐。接着聊天者中有人质疑,甚至有人骂了一声:“阿Q”。这道题说明“忧乐人人有,惟在一念间”,人们的态度、思维方式是有其主观能动性的,乐观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但另一方面,挫折本身也有其客观实在性,我们还应直面现实,努力改变现状。
只有认真把握二者关系,文章才能有思辨性,议论才能克服片面性、绝对化,才能站稳脚跟,无懈可击。

四、揣摩研究二元关系的意义

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话料帮助考生开启思路,话引帮助考生拓展视野,话题给考生圈定范围,话框向考生提出行文要求。这些都是在试题中明示考生的,唯—不能明示考生的是命题意图,也就是研究二元关系的意义。这就要考生自己认真揣摩了。然而——

考场上多数考生不去揣摩命题意图,不思考研究二元关系的意义,看完话题之后就忙于找事例,印证二元关系(写议论文),或演绎二元关系(写记叙文),根本不去想想为什么要研究这种关系。这样文章只能在现象上浅层次地重复,不可能揭示二元关系的本质。

因此,从阅卷情况来看:多数二元关系话题作文失之肤浅。怎样才能使文章立意深刻呢?

就要靠问号开路——为什么要研究这二元关系呢?

例如话题作文“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话料与话题中我们看到其中交织着自信与信人的矛盾、疑自与疑人的矛盾、信自与疑自的矛盾、信人与疑人的矛盾……为什么要解决这些矛盾,摆正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关系呢?那就是有些人不懂得个人进步、成功,离不开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不懂得来自别人的间接经验应当用自身实践去验证,从而使之得以补充和纠正;不懂得自己应与旁观者换位思考,互为不同意见的过滤器。考生的思维若能上升到这样的层面,其文章自然会入木三分了。又如话题作文“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如果仅仅列举一些遭遇挫折者因放大痛苦而祸不单行的例子,往往是拾人牙慧、缺乏深度的,只能给人依样画葫芦的感觉;

如果深究一步,为什么要研究“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的关系呢?你就会发现,原来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困难与挫折在所难免,人们要正视矛盾,正视挫折,并积极主动地去化解矛盾,扭转局面,创造条件使矛盾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若放大痛苦,一蹶不振,只能使矛盾向不利的方向转化。有这样的深入分析,文章就能切中肯綮了。

五、切入的角度宜小不宜大

二元关系型话题作文是多角度、高度开放的。若面面俱到,多中心,反而导致无中心,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如浙江卷的话题是“人文素养与发展”,试题先界定人文奉养是人的基本修养品质,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价值观,并指出这方面的缺失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道题简直像道论文题,若循材料思路列出提纲,可以写一部书,而800字的文章只能在一个小角度上开掘,才能说深说透。

又如江苏卷的话题是“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个极富诗意的话题显然源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古训,强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但题中文说:“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一色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四季变化着不同的色彩。”提醒考生原则性也应与时俱进,灵活性也应顺应规律,如此看来这道题有多少话可说呀。若面面俱到,能说透吗?考生只有选择自己最熟悉、占有材料最丰富的某一角度写,才能“狮子搏兔子”,大获全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uowen/xiezuo/10619.html

相关阅读:话题新题设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