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中考试题的一点思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初中物理中考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科目标方面所达成的水平,它既是衡量学生物理学习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落实双基、贴近生活、注重探究、考查全面是它的基本准则。同时中考也承载着“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的重任,因此中考还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一定的观念引领和导向作用。

  例1.(2012年无锡)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一些老师认为该题要求太高,“压力”新课标没有提出,超出了初中学生的掌握范围;一些老师认为此题有些偏,是一个“非常规”题,等等。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从题面上看,此题涉及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弹力产生的认识;涉及了压力和重力的辨析;涉及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中的2.2.3内容标准指出: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此题以茶杯对桌面压力这个弹力为实例,考查学生对弹力的产生、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此题的特点是:考查时不再强调对单纯的概念、规律的判断,学生即便知道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什么是压力和重力,但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没有透彻掌握这些知识的内涵,很容易回答错误。所以本人认为该题能较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对力、弹力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认识水平,能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从形式上看,此题重在对物理知识的思维,而不像学生考前做的大量习题,仅仅是对物理知识的模仿,因此摆脱了学生题海,这样的转移可充分展示学生的科学素养。

  由此不仅让我思考: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中考试题?怎样的试题可以发挥中考的效能?

  一、中考试题应突出基础性

  试题突出基础应注重对课程标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特别是不能假借探究、生活应用、能力考查的名义任意加深难度和广度。

  例2.(2012年安徽)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滑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此题的实质是理解“初中路程”和“高中位移”的不同,我猜测命题目的想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学生对物理语言的理解能力。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2011年修订时的有一个原则: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将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删去后并不影响初中知识结构的系统和完整,这些内容也都可以删去。因此让高中这种纯概念知识出现在中考试题中,本人觉得是脱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试题突出基础我觉得还应改变让学生对基本知识死记硬背的倾向,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考查,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3.(2012年无锡市中考)小明在仔细观察如图甲所示的微型电扇结构之后,设想利用微型电扇和电流表制成简易风速计:当风吹动风扇叶片时,电流表指针偏转,且风速越大,电流表示数也越大,图示乙实验中,能说明简易风速计工作原理的是(  )

  该题巧妙地通过风速计的信息,考查了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再通过风速计工作原理的选择,反映出学生对电磁感应特点的认识状况。

  二、中考试题应增强探究性

  试题应以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为根据和出发点,注重让学生展示探究的过程,注重让学生展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思维方法,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272233.html

相关阅读:高中物理知识点:显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