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的探究性学习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问题的提出
读史使人明智,即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可以丰富人们的思想,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增添人们以古揽今,鉴往知来,认识现实的智慧和能力。因此,历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学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
然而,历史教育的成效如何?据2001年2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若干重点城市14~28岁的“中国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了解历史知识呈“两高一低”状况,即高兴趣度、高重视度、低认知度现象较为普遍。调查问卷以初中历史课本为基本知识范围,但仅有1.5%的青少年及格。
究其原因在于:历史这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多被看成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教师较多的是将现成的结论“喂”给学生,而不要求知道是如何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也不要求学生了解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信的、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和观点。检查考试中也往往偏重于对知识的记忆,没有提供足够的让学生动脑思维的空间,学生当然考完就忘。
“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维就无所收获。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研究(探究)性学习。

究(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这种被称为“研究(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已先在上海高中阶段实验的“研究型课程”中进行。在此基础上,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方案正式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探究型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研究型课程的构想。“研究(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应在研究(探究)型课程中采用,而且应引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呢?目前还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依据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研究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主要有以下三个依据:
1.从现代教学论看。
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熟知某些知识,而是要真正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是前人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验、论证才得到的,教学有必要将这一过程告知学生,而不仅是教给他们孤立的知识。正如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主张的:“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历史探究性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它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才符合现代教学论。
2.从初中生的特点看。
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初中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景,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新课程方案的设想》也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敢于质疑,有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将学生引导到问题情景中去,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这既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
3.从历史学科特点看。
历史知识是综合的、多样性的。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贯穿古代、近代、现代;从空间上看,纵横五洲四海,涉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个领域。历史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
历史意味着过去,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表明,要认识历史,只能凭借前人以各种方式遗留下来的史料,如:历史遗址、文物古迹和文字材料等。这些反映和记录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丰富史料,为历史学科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独特的优势条件。所谓“论从史出”指的就是历史学必须依据史料收集、鉴别和解释才有可能进行。因此,历史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广泛收集、接触教材以外众多的史籍、文献和实物等史料,让他们学会对史料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弄清:历史事件和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影响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教材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并初步分辨出哪些文献和证据是可信的等等,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
三、学习内容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如:《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了解学生的兴趣与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在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了解学生为前提和依据。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知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历史的一些初步认识。因为新知识的获得需要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作基础。在当今社会,学生每天会接触大量信息,而历史又与社会、自然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由破译人类基因的密码,探究人类的起源;研究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等等。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已经对这些问题产生了兴趣,以此来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2.体现历史学科二期课改要求。
《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是把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到历史课程的设计蓝图。它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体系上的主要突破是:改革以往教学内容注重社会政治结构的变更,构筑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观点,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推动历史前进最根本的力量是生产力。其中,人是历史的主体,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能动要素;生产工具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起点就是以生产工具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发明。因此,通过对现行初一年级教材中有关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等内容的整合,形成《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专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提前渗透和体现历史学科二期课改的要求,使学生更全面地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3.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英国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指出: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即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历史知识不仅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它还包含人们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 初中政治。这是因为人类历史在永不停息地发展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处于同一条不间断的历史长河中,是无论如何也割不断的,过去了的东西总是或多或少,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浓缩在现实之中。昨天是今天的基础,今天是昨天的发展,其间含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例如:明末清初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连接点,探究其间中西文化的交流及中断的原因,对学生如何看待外来文化,认识对外开放具有现实意义。选择此类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古鉴今、认识现实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认识。
四、实施与评价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样,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则是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轨迹,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其能力要求,应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探究性学习过程及其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任务。学生根据学习内容:
A.自选一个课题。要求:设计研究方案。内容包括:
──对他人所作的类似课题的了解;
──实施研究的步骤;
──课题成果的形式。
B.组织、主持一项活动。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计划日程表,使其:
──符合活动的目标;
──具有逻辑性和可行性;
──表达清晰,以利大家操作。
用定性法和(或)定量法来评价活动的成功性。
(2)收集和处理信息。收集信息资料,帮助完成任务,要求学生:
──会使用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因特网等信息来源;
──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
──引用信息资料时,要注明出处。
(3)互相交流。
A.向大家做课题方案或计划或成果的口头陈述,要求学生:
──有逻辑地、合乎主题地组织好陈述;
──口齿清楚,镇定自若;
──对听众的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
B.用文字、图像和(或)声音,进行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
──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手段;
──熟练使用选定的媒体手段。
(4)与他人合作学习。
学生参加一个小组;
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分担的责任,并确立目标和安排时间;
检查进展情况并做必要调整。
五、实施效果
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写的学后感、小论文,编辑的历史小报、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文稿等作业看,学生收获很大。
1.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对于历史学习而言,收集资料是学科能力中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首先,教师为学生指出较为明确的方向,例如:开出参考书目、列出相关网址等。让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和应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料,同时,根据探究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收集的资料,以及学生小论文所注明的资料来源和为评价探究成效而设计的问卷,能够显示出学生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培养了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历史小论文,这为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空间。因为,能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提出合乎逻辑的解释,需要较高水准的思维;而写作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较深刻的思维和较强的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的。在学习《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后,学生们自选课题撰写小论文,题目有《活字印刷术回传之启迪》、《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从徐光启身上得到的启示》、《交流港口的独特文化》、《明末清初的传教士与外来侵略者之比较》、《漫谈闭关锁国》等,显示了学生初步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知识性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历史的情感体验,并从历史中吸取今天所需的养分,使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3.初步形成了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历史学科跨越古今,综合特征明显。历史知识结构既包括纵向时间及因果关系的链条式结构,又包括民族、国家、地区等横向空间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侧面的网状结构。学生在历史探究性学习中,自然地将纵向知识与横向知识联系起来,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于学习中。例如:学生在《中日甲午战争》的主题发言中,联系文学作品,引用屈原的《国殇》和爱国诗人黄遵宪在甲午战争期间创作的诗歌《哀旅顺》,创设历史情景;联系地理知识,从《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与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不同,认识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步步深入;联系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从近代中日两国不同的发展步伐,比较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显示了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学会交流与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在学习中尽可能创设交流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交流各自制作的历史小报、论文选题等。再如,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材中的一节,上台作主题发言。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有的为检测讲课效果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六、几点思考
1. 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
教师一般对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开展探究性学习,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必须具备:
(1)新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
(2)知识更新的能力。
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已有的知识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具有绝对优势,需要自觉地去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
(3)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能够对学生从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到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2.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

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45228.html

相关阅读:先秦思想的人文精神